酱香白酒酸味是有机酸、无机酸和酸性盐产生的氢离子引起的味感。酒中酸味物质均为有机酸,主要包括乙酸、乳酸、丁酸、己酸及其它高级脂肪酸等,这些酸味物质与其它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的芳香。酸能消除白酒的苦味,是白酒重要的味感剂,也是新酒老熟的有效催化剂,对白酒的香气有抑制和掩蔽作用。中的酸味能给人以爽快、刺激的感觉,酒中酸味适中可使酒体丰满、浓厚,增加酒的味道,减少和消除杂味、燥辣感,增加白酒的醇和度,同时可使酒出现甜味或回甜感。
酱香白酒以天然的高品质高粱作为原料,窖藏五丰台10以上等小麦制曲,拥有优良的水质。高粱的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全部富含丰富的单宁本身即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新民五丰台10在经过特的酿造工艺之后,营养消耗有限,保存在来的营养成分不仅丰富还能很好的被人体吸收,是以酿成之后的酱香酒不仅好喝,还对人体健康多有裨益。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酱香白酒常用的工艺还有碎沙、翻沙及窜香。碎沙,是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值得一提的是,窜香,严格意义上不是正宗酱香酒,它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这种酒属于液态发酵法的产物。市面上受欢迎的是坤沙工艺的高品质酱香酒,酒花细密,空杯留香,醇甜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