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白酒甜味是指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受人类欢迎的味感。酒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因甜味来自醇基,当物质的羟基增加,其醇的甜味也增加,多元醇都有甜味基团和助甜基团,比一个醇基的醇要甜得多。酒中甜味的主要包括己六醇、丙三醇、2,3-二醇、丁四醇、戊五醇、氨基酸等醇类物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D-氨基酸、D-色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酱香白酒中存在适量的甜味可以给酒带来丰富的醇厚感,若太大就体现不了白酒应有的风格;太少则酒无回甜感尾淡。酱香白酒是天然发酵产品。由于这种酒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含酸量高的酸加入到含酸量正常的酒中,对酒的香气有明显的压抑作用,俗称“压香”。酸在解决酒中各类物质之间的融合程度、改变复合香气方面,显出它的特殊性作用。酱香酒中的酸对酒味和香气都有增强的作用,如果酒中没有酸味就会寡淡、后味短,但是酒的酸度过高的话,酒味就会粗糙,甜味降低,并且失去回甜,酸量适中的话,就可以使酒体醇厚。所以,酱香白酒中含有酸味物质,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酒中的酸味物质利用得当,酒质也会在老熟反应下变得更加香醇,更加好喝。另外还有一点要提醒酒友,我们在挑选酱香酒的时候,尽量选择高度数的白酒,度数较低的酒经过长时间的放置会生成许多的微生物,生成大量的酸性物质,影响酒的口感和香味。
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酱香白酒在53°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得很牢固。53°,是先辈们酿酒得到的宝贵的一个度数。这不是刻意的追求与发明,而是发现,只有在53°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得牢固。53°酱香白酒的酸度高,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适当饮用保健效果明显。53°酱香白酒不仅口感顺滑,还具有持久留香、回味悠长的特点。其酒质明亮,略有微黄,酱味突出,开瓶即有香气袭来,令人陶醉。
新蒸馏出来的酒,窖藏纯粮酿造酒一般比较燥辣,不醇和,也不绵软,主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甲基硫)等挥发性硫化物,以及少量的丙烯醛、丁烯醛、游离氨等杂味物质。纯粮酿造酒供应这些物质与其他沸点接近的成分组成新酒杂味的主体。这些新酒杂味成分多为低沸点易挥发物质,自然贮存一年,基本消失殆尽。